“這包草莓奶茶居然是毒品?太嚇人了!”6月26日國際禁毒日當天,解放西街海寶社區(qū)市民法治驛站里爆發(fā)出一陣驚呼。原來,司法所工作人員正舉著仿真毒品模型,向圍坐的居民們揭露新型毒品的偽裝術(shù)。這場由司法所聯(lián)合海寶社區(qū)開展的“禁毒普法零距離”主題活動,以“案例解剖+情景模擬”的沉浸式課堂,讓百余名居民直呼“大開眼界”。
“大家看這個彩色包裝的‘跳跳糖’,成分檢測顯示含有甲基苯丙胺……”司法所所長指著PPT上的對比圖,將真實案例與法律條文結(jié)合講解。屏幕上,“網(wǎng)紅奶茶包”“巧克力板”“電子煙油”等偽裝毒品與正品擺放在一起,肉眼幾乎無法分辨。居民們通過觸摸仿真模型、掃描包裝上的“禁毒二維碼”,直觀了解到第三代毒品如何藏身于日常食品中。
工作人員提醒居民,在日常生活中要謹慎交友,提高警惕,堅決拒絕陌生人提供的香煙、飲料及食品;出入娛樂場所時,不喝離開自己視線的飲料酒水,盡量遠離治安復(fù)雜場所。
活動結(jié)束后,居民李阿姨感慨道:“以前總覺得毒品離我們很遠,聽了今天的講解才知道,那些偽裝成奶茶、跳跳糖的新型毒品這么容易上當!以后一定提高警惕,也要把這些知識告訴家里的小孩,提高警惕?!?/p>
此次活動進一步加深了居民對毒品危害的認識,增強了居民的自我保護意識,為構(gòu)建平安和諧社區(qū)奠定了堅實基礎(chǔ)。